你的快乐,从来不需要建立在你比别人强的基础之上。
东亚人的一个典型思维模式,就是如果自己做一件事做得不怎么好,或者有人比自己强很多,就会很容易开始怀疑人生,很难再从这件事上获得充分的乐趣、甚至彻底丧失热情。
这个思维方式简单粗暴地翻译一下就是:如果技不如人那不如原地放弃,作为来人间充数的垃圾我们不要自取其辱。进一步举例来说,就是“和大佬相比我等渣渣不配活着”,“看完太太写的文我觉得我再写下去真没意思”,“和某某精彩绝伦的人生相比我如同白活了”。
以我来看,诸如此类的思维模式哪怕最委婉地来说也可谓是极端至极了。别的不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任何事情上登峰造极的人永远只有一个或极少数人。假若真要按照这种“弱者退散”的逻辑去较真,那大部分人别说还要不要进行各类涉及竞争与比较的文体娱乐活动,恐怕连活着的资格都没有可以原地去世了吧。
何况,为什么你必须要比别人强比别人牛逼才能获得快乐呢?绘画、写作、音乐、摄影、戏剧、体育、电子游戏,仅仅是做这些事情本身就能体会到五花八门的乐趣,而这些乐趣并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牛逼才能成立。无论是通过这些行为拓宽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理解,与他人交流收获讯息和情感,还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精进技艺领略到进步带来的喜悦,都和你是否是一个万人之上的宗师毫无关系。比较、竞技、切磋,诚然很难彻底离开功利的色彩,但在业余爱好的层面而言,更多的只是一种促进人们努力进步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而哪怕涉及到功利,我们也并不需要非得比谁当更大的官挣更多的钱拿更多的奖杯才有快乐的资格。在能够满足温饱自力更生的前提下,难道街边的麻辣烫会因为你比别人一年少挣十万就更难吃吗?难道海边吹来的风会因为你不是公务员就绕着你走吗?难道和几个朋友会因为你没车没房就不和你联机游戏?
还是说,米山舞的插画就是作品是心血,你绞尽脑汁疯狂查书画了擦擦了画磕磕绊绊完成的插画就不是作品不是心血?谷爱凌在冬奥会夺金是成就,你吃着外卖努力加班做出让老板频频点头的方案就不是成就?月入百万的游戏主播喜提兰博基尼就是生活,你和朋友在凉亭里用从批发市场买来的食材搞自助烧烤就不是生活?
不过因为没有天赋或才能,就连本不曾离开你半步的快乐都自愿舍弃了,这不才是更大的愚钝吗?没有手的人尚且会为了绘画用脚持笔,你却因为自己技不如人这般轻浮的理由就放弃了;不过因为没有财富与功名,就连一直拥有的幸福都熟视无睹,不才是更大的贫乏吗?从小失去双亲关爱的人依旧在为了生存努力拼命地挣扎,你却因为隔壁家的孩子在美国月入百万就自暴自弃浑浑噩噩。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去他奶奶个腿,让傻逼闭嘴,你天生就拥有幸福的资格。